孩子多高算正常 個子不高怎么辦 哪里可以看生長發育遲緩
- 2023-07-18
- 濟南齊魯花園醫院
- 內分泌科
家長們都關心:孩子多高算是達標?不達標怎么辦?
很多家長利用暑假帶孩子來看內分泌科,定期在濟南齊魯花園醫院坐診(每周一上午、每周三上午)的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內分泌科宋慧玲主任每年暑假都會接待不少帶孩子來就診的家長。
他們都用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身材發育遲緩。
典型病例:一15歲男孩,家長說孩子從12歲開始發現比同齡人矮,每次排隊都排在隊伍最前端,學習成績也在下游水平,給孩子也查過微量元素,結果都正常,但就是長的矮。
宋慧玲主任為孩子測了身高體重,拍了骨齡片子,根據檢查結果,確診為生長發育遲緩,但幸好他的骨骺還未完全融合,還可以通過藥物治療,讓身高增長。
圖源:濟南齊魯花園醫院醫學影像科
圖源:濟南齊魯花園醫院醫學影像科
骨齡評估能較準確地反映個體的生長發育水平和成熟程度,骨齡的測定還對一些內分泌疾病的診斷有很大幫助。
趁暑假,帶孩子來看專家吧!
身高這件事,7分靠遺傳,3分靠打拼!
在孩子長高這件事上,如果拼爹拼媽拼不過,就好好重視后天的30%。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
孩子身高達標了嗎?
其實,每個年齡段孩子的身高發育,有一定規律,也有一個正常波動范圍。
首先,我們得明白自己是不是干著急。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新標準自2023年3月1日起實行。
最新標準較10年前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均有明顯的增長,以5歲-5歲6月齡這組為例,男童平均身高比10年前高了1.7cm。
家長們可以參照一下生長標準,看看自家孩子的身高處于什么水平。
7歲以下男孩身高標準↓
(圖源:國家衛健委官網《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
7歲以下女孩身高標準↓
(圖源:國家衛健委官網《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
您可以先根據性別,選擇對應的圖表。再按照您家娃的年齡和身高,找到娃所處的范圍。
寶寶身高處于標準的 P3~P97 百分位之間,都屬于正常范圍內。
(圖源:丁香媽媽)
比如您家6歲的女孩,身高有 120.6 cm,在表格中對應的位置是P75,說明她的身高超過了 75% 的同齡小朋友。
7 歲以后的孩子,可以參考2018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7-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發育等級評價》的數據。
7歲以上男孩身高標準↓
7歲以上女孩身高標準↓
如果孩子身高處于表格中的中位數,意味著是“中等身材”,孩子的身高在-2SD和+2SD這個區間內(表格范圍內),都是正常的。
查完發現,自家娃在正常范圍內,不慌了。
發現娃個子偏高的,還有點小驚喜呢。
但也有家長發現,娃的個子好像不太理想……
那到底是自己娃“長得晚”,還是需要去看醫生做干預?別急,專家為您詳解。
想要幫助孩子科學長個,首先就需要了解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
把握兩個重要長高階段
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有兩個生長高峰期:
一個是嬰幼兒時期。
出生后至1周歲,身長增加20cm-25cm,出生后第二年身高可增加12cm-13cm,3歲以后生長速度逐漸下降,一直到青春期發育前,生長速度在每年5cm-6cm;
第二個就是青春期。
女孩一般從9-11歲開始,男孩晚兩年。青春期身高每年增加6cm-8cm,少數人可達到10cm-12cm。在青春期發育的中后期,生長速度又會逐漸減慢,直到骨齡閉合,就長不動了。
正常情況下,學齡期孩子一年一般能長5cm-7cm。平時父母最好經常給孩子量量身高,畫個“生長曲線圖”。
如果孩子3歲以前每年生長小于7cm、3歲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長小于5cm,青春期以后每年生長小于6cm,要及時就醫。
或者,家長有這樣的直觀判斷:
如果孩子在班級里由矮到高排隊排在前三個;
衣服褲子穿幾年都不小;
父母身高很矮的;
出生早產或小于胎齡或有宮內發育遲緩的……
最好帶孩子從小就到內分泌科醫生處隨診,判斷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發育遲緩的可以通過治療增高。